易到被曝日虧3720萬,常態化瘋狂補貼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9-21

廈門網站建設:藍鯨TMT 9月21日文:今年以來,易到用車多次啟動了大規模的充值返現活動,吸引了不少用戶進行充值。尤其在滴滴與優步中國這兩大巨頭合并時,易到更是宣稱將很快推出“史上最大力度”的充返活動,在網約車市場中形成了一派欣欣向榮的充值景象。

  不過,伴隨著易到充值返現活動的持續推進,充返活動不能提現涉嫌圈錢、余額充足被強制充值等吐槽聲也日益增多。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在瘋狂的燒錢模式下,易到已出現嚴重虧損,第二季度日均虧損額為3720萬元。

  易到被曝日訂單量縮水一半,日虧3720萬元

  9月19日,新浪科技報道稱,由于易到充返活動日漸疲軟,用戶乘車意愿降低,其瘋狂補貼帶來的一系列“副作用”已開始顯現:日訂單已較高峰時期下滑50%,實際日訂單量不足50萬單,較6月高點時期縮水一半。

  此外,報道稱易到疲軟的充返活動讓其現金流逐漸縮減,也導致該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另一位拿到易到融資相關文件的投行人士甚至透露,易到業務基礎薄弱、數據不佳給融資造成不小的阻礙,甚至可能發生“流血融資”。

  對此,易到回應稱是謠言,并表示該公司內部沒有類似經營文件,懷疑這是競爭對手偽造意圖抹黑。

  而根據微信公眾號科技土撥鼠最新提供的一份易到內部PPT顯示,準確的單均虧損額度為37.2元,按照易到6月對外宣稱的“日均訂單達100萬單”來計算,易到日均虧損額為3720萬元。

  常態化的瘋狂補貼,易到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眾所周知,易到身處的網約車市場極喜價格補貼,各方推出的瘋狂補貼戰一度成為行業常態。公開資料顯示,樂視在2015年10月以7億美元投資額入股易到后,獲得后者70%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有了樂視這個金主之后,易到推出“充100送100活動”,直到今年6月才宣布結束。

  不過,今年下半年,易到的充返活動力度開始有所下降。在結束“現金充返”活動以后,易到于7月推出“生態充返”,用戶充值后,返利變成了樂視超級影視、樂視商城等各種樂視系的商品抵用券。

  但是,即便是減弱了的充返活動,也無疑增加了易到的成本負擔。據騰訊科技報道,易到5月單均虧損37元左右,為減少虧損,易道將從第三季度開始開始降低逐步補貼力度,用“生態充返”替換原來的“現金充返”。具體而言,Q3充返比例調整至50%,Q4將調整至25%,預計單凈虧損分別下降到21元和15元。

  雖然易到對此予以否認,但光從易到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其承受的資金壓力早已不言自明。2015年11月至今年7月初,易到用戶通過“100%充返”活動累計總充值金額超過60億元,這意味著易到需要對用戶補貼60億元,對資金本就不寬裕的易到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據了解,最新被扒出的易到內部PPT內容顯示,今年5月易到的運營利潤為-7.5億,也就是說虧損7.5億。

  燒錢模式不可持續,提振業績是易到首要任務

  縱觀網約車行業近年來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無論在行業發展的哪個階段,網約車市場都充斥著燒錢大戰的硝煙。

  早在2014年,滴滴和快的就依靠阿里、騰訊的投資開啟瘋狂燒錢的PK模式,拉起了行業的價格戰。對平臺而言,此舉的目的是試圖依靠對用戶和司機給予高額補貼來迅速占領市場,但隨之而來的,除了訂單量的提升,還有刷單日益猖獗、平臺難以盈利等問題。

  據悉,2015年中國專車行業僅補貼就燒掉200多億元,直接導致各平臺陷入虧損境地。其中,滴滴2015年虧損超100億元,優步在中國虧損10億美元。

  由此來看,燒錢模式不可持續,無論何時,僅靠燒錢來拉攏用戶并不能真正贏得市場,也走不長遠。要想真正抓住用戶、在競爭紅海中脫穎而出,必須從用戶需求出發、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這才是企業制勝的法寶。

  反觀易到,作為網約車行業的拓荒者,易到這兩年已逐漸混為旁觀者,遠遠落后于滴滴優步,甚至后來者神州。被賣給樂視后,易到也沒能擺脫尷尬,屢屢傳出業績不佳的消息。對于易道管理團隊來說,當前除了融資,如何提振業績會是更大的難題。(廈門網站建設文章來自百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