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雅虎不再“虎” 傳奇終沉淪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7-27

廈門APP開發:美國雅虎公司25日宣布以48.3億美元向美國電信運營商韋里孫公司出售核心業務,并退出信息技術行業,轉型為一家投資機構。雅虎不再“虎”,創建至今21年、影響一代人的雅虎傳奇告一段落。

  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硅谷”的雅虎1995年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生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創建。當時正值互聯網時代初期,憑借初創企業沖勁,歷年推出搜索引擎、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網頁廣告等業務,無不走在技術創新前沿。在中國,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雅虎,更因創始人之一是華人,對這家技術類企業自然多些關注、多些在意。

 

  桌面電腦年代,雅虎運營的“門戶網站”匯聚信息、集成服務,詮釋了“網絡內容供應商”(ICP)概念,這有別于先前的“網絡接入服務商”(IAS),即最初提供電話撥號上網、之后轉為有線寬帶服務的企業。

  誕生一年多后,雅虎于1996年上市,成為信息技術行業傳奇,成就硅谷創業造富“英雄”。那一時期,雅虎幾乎無敵。1999年至2000年間,雅虎企業市值曾超過1200億美元。當時盡管沒有人提出“生態”的概念,即依托核心技術形成核心產品和服務,但雅虎在一定程度上獨自構成生態。

  只是,上市企業要承受經營業績壓力,職業經理人也要著力滿足投資者期望。與多數上市企業相同,雅虎的技術創新也以推升經營業績為導向。從2001年開始,與雅虎相關的消息大多不再涉及技術和業務,更多的則是管理層變動、首席執行官換人以及與投資者糾紛等。就在股價升至最高的時候,雅虎向谷歌公司“外包”網絡搜索服務,給了后者“長臉”的機會,同時為自身走下坡路埋下伏筆。

  同樣置身硅谷、同樣由斯坦福大學畢業生創辦的谷歌堪稱業務生態建設的成功者。這家于1998年創建、2004年上市的網絡公司依托搜索引擎開創廣告業務,后續利用郵件收集用戶信息,為定向投放個性化廣告創造條件。反觀雅虎則是生態調整的失敗者,因過早受到資本市場牽制、經理人主導及技術人員邊緣化,導致創新不足、整合不力。

  從提供上網服務的網絡接入服務商,到借助網站呈現信息的網絡內容供應商,雅虎邁出一大步;然而,在從網站到社交媒體、從有線互聯網進階無線網、以及與桌面電腦轉向移動終端的趨勢同步方面,雅虎落后許多步。由于自身創新不足,雅虎按美國企業界通行做法,歷年以并購方式尋求拓展業務,最后一次是2013年耗費11億美元收購輕博客網站“湯博樂”涉足社交網絡,而后者市值估價如今已跌去將近三分之二。

  在硅谷,創新創業大賽眾多,通行評判標準是以100為滿分,技術占30%、團隊占30%、市場潛力占30%、其他占10%。以這種標準衡量,雅虎雖然超越創業階段,近年來得分似乎逐年下降。

  如今,如果以一句話歸納一家企業,對谷歌的界定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服務商,對臉書的描述是全球最大社交平臺,而對雅虎,已再難找到簡單表述,因為“門戶網站”一說幾乎遭人遺忘。

  一句話表述,未必準確,卻可以是一種尺度,衡量企業是否外在有市場賣點以及內在有技術創新焦點。失去技術焦點,終將失去市場賣點,雅虎搜索和郵件服務現在不如谷歌,移動終端和社交媒體業務不如臉書。

  有媒體認為,雅虎出售核心業務是公司努力轉型的失敗,但雅虎首席執行官瑪麗薩·邁耶稱,作為一家曾經改變世界的公司,雅虎未來將繼續改變世界。

  沉淪,市場因素有之,企業內在因素甚之。雅虎傳奇有始有終,但愿能為后代創業人士提供借鑒。(廈門APP開發文章來自百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