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迎投資熱潮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7-25

廈門網絡公司:今年谷歌AlphaGo與圍棋高手李世石的巔峰對決,掀起人們對人工智能(AI)前所未有的熱度。同樣,人工智能也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成為投資下一個新風口。


近日,美國風險投資公司CB Insights近期發布人工智能產業2016年第一季度報告及多個AI產業報告,2016年一季度投資交易額達到了6.02億美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15日,已有超過200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總共獲得了近15億美元的融資。


報告指出,2016年第一季有15%左右的融資涉及AI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而超過65%融資發生于天使輪。在AI初創企業中,中國碳云智能表現尤為亮眼,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高新企業獲得騰訊領投1.5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逼近10億美元。報告還預測,AI行業有望成為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內科技產業發展焦點。

 


一季度投資交易額達6.02億美元


美國風投數據機構CB Insights發布人工智能產業2016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AI初創公司迎來投資熱潮,投資交易量連創兩個季度新高,超過20家公司獲得融資。


根據CB Insights更新數據,2016年一季度AI初創公司投資交易量超過140筆,交易額達6.02億美元,成交次數相當于2015年全年的36%。截至2016年6月15日,已有超過200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總共獲得了近15億美元的融資。


從第一季度融資情況來看,獲得融資的AI初創公司在過去五年增長近7倍,從2011年第一季度的4家,增長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27家。而2014年第4季度為融資額最高季度,總金額達9.26億美元,當季有78家公司獲得投資。


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有15%左右的融資涉及AI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其中包括患者檢測公司AiCure完成A輪融資,基于深度學習的癡呆預測初創公司Avalon AI獲得種子輪融資。其中數額較大的融資包括Digital Reasoning Systems的1900萬美元D輪融資和AiCure的1200萬美元A輪融資。


從年度數據來看,2015年AI領域初創企業獲得投資的交易量和交易額都創下新高。大多數的投資在2011年和2012年流向了處于初期的初創企業,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主要資金流向了中期(B輪或C輪)企業。


投資領域方面,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包括垂直領域,比如健康、廣告和金融提供AI解決方案的公司以及發展通用AI技術的公司,這些公司在2011年的股權交易是70筆,到2015年上升到近400筆,漲了近5倍。


其中,表現最搶眼的是位于美國芝加哥的使用機器學習技術的私人借貸初創企業Avant,E輪融資獲3.25億美元投資,估值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躋身“獨角獸俱樂部”行列。


超過65%融資發生于天使輪


在CB Insights發布的2016年AI第一季度報告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五年,超過65%的融資發生于由種子/天使輪或者A輪融資階段,有超過80家企業獲得種子/天使輪融資,超過40家獲得A輪融資,當中金額較大的有Skytree、Vicarious Systems和Expect Labs。而晚期融資,即D輪后融資數額不足總數的1%,僅有20家企業。


6月,《福布斯》基于 CrunchBase數據的分析評出本年度前十大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其中,中國深圳企業碳云智能(iCarbonX)以1.5億美元的投資額位居榜首。人工智能是CrunchBase數據庫中最具多樣性的初創企業類別,包含256家初創企業,分布在256個不同的行業類別和子類別中。


另據CrunchBase數據,其追蹤的256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今年至今已獲得了16.2億美元的投資,其中占總數51.9%的133家初創企業接受了首輪投資,61家接受了兩輪投資,只有32家經歷了三輪投資。大部分的投資發生在2015年,并在2016年繼續加速,這表明投資者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興趣正在快速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15年10月的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華大基因前董事合伙人王俊創立,致力于基于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整合全球相關領域領先資源,構造以用戶為中心的生命大數據平臺和人工智能引擎。


今年1月,中源協和以1億元自有資金對碳云智能進行增資。此次增資前,碳云智能注冊資本為1000萬,擬計劃以增資方式計劃向投資者合計募集資金7億元。4月,創立僅半年的碳云智能完成A輪股權融資,募集資金超過1億美元,投后估值近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互聯網產業巨頭騰訊、干細胞行業領導者中源協和及資本實力雄厚的天府集團等。


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能未來將成為中美科技的主賽場,而深圳的人工智能發展更貼近應用,產業鏈等優勢有利于為人工智能的“大腦”找到強健的產業“軀干”。王俊也曾表示,目前促使基因與人工智能結合的科技和商業的要素都已經具備,碳元智能要做的事主要是將生物技術、生命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結合起來。


巨頭企業投資并購趨勢明顯


根據CB Insights 2016年6月發布的關于AI活躍投資者的報告,英特爾、谷歌、GE以及三星較為活躍,其中Intel Capital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的初創企業數量位居第一,有12家之多。其中包括醫療初創企業Lumiata、機器學習平臺DataRobot以及圖像初創企業Perfant Technology。


此外,CB Insights還發布近3年人工智能領域重大收購案例報告。報告顯示,自2011年,近60%被收購的AI企業具有風險投資背景。在過去的5年,超過30家AI企業被包括谷歌、IBM、雅虎、英特爾以及近期活躍起來的蘋果和Salesforce等商業巨頭收購。


可以看出,巨頭企業投資并購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趨勢日漸明晰。近幾年,AI已經不再是局限于技術領域,而逐漸成為資本和企業的另一個賽場。


谷歌作為世界AI并購最活躍的公司,截至目前,共成功完成9筆收購,僅2016年就完成3筆收購。


此前谷歌曾完成過兩次重大的并購,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它們分別是2013年從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買下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初創企業DNN research,這筆收購被認為顯著地提升了谷歌的圖片搜索功能。2014年,谷歌花6億美元買下英國深度學習公司DeepMind,這筆交易最為人所知的成果莫過于火熱的AlphaGo了。


近期,在并購上表現最為活躍的當屬微軟。這家以計算機軟件著稱的公司在6月13日,以26億美元巨資買下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這筆交易目前為止也被稱為“年度最大并購”。幾天之后,微軟再收下智能聊天應用研發公司“Wand Labs”。(廈門網絡公司文章來自百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