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易”聯合創始人劉立豐:我為什么要做視頻營銷服務平臺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6-06
廈門網站建設:“視頻營銷的時代來了,2016年可以說是視頻營銷元年。” “劇易”聯合創始人劉立豐博士說。
他回憶了十幾年前擔任“動感地帶”品牌經理的經歷。“2003年,互聯網廣告的投放還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互聯網廣告還不是必不可少的。”劉立豐說,所有的廣告策劃最后落地無非就是無非就是“央視+地方臺”。
但到了2011年,這樣的模式不再有效。“因為2011年是移動互聯網元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超乎了人們的想象。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部。互聯網廣告投放已經成了企業廣告投放的標配了。”劉立豐說。
然而,他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視頻營銷仍然還是企業營銷的一個配菜,“但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首先,用戶都在看互聯網視頻。資料顯示,到2015年網絡視頻觀眾的總用戶達4.8億人,其中有3.7億人是通過手機看視頻的。根據《企鵝智酷》針對近兩萬名用戶發起的“2015年網絡視頻潛在消費報告調查”,75%的網民是經常看視頻的。每天觀看網絡視頻一個小時以上的重度用戶達到了73.2%。
他分析,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有了閑錢和較多的閑暇時間,反而更愛看網絡視頻,并愿意給網絡視頻付費。“當然,經濟總量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即使沒有“口紅效應”,老百姓也已經有了消費文化娛樂產品的閑錢。國家對文化娛樂產業的扶持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劉立豐說。
有人預測2016年網絡大電影的產量將達到5000部。網絡大電影千萬級的制作比比皆是。美劇的模式可能最早會在網劇中產生。目前網劇的投資單集都能達到幾百萬,絕對是大制作了。網絡影視劇收益超過傳統院線和電視臺的收益,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另外,類似papi醬這樣的網絡視頻自媒體的出現,又給傳統的媒體上了一課。目前到底有多少網絡視頻自媒體,估計無人能夠統計得清楚。
在這一背景下,先知先覺的企業已經嘗到甜頭。劉立豐說,金戈的火爆,與在《太子妃升職記》中的廣告植入有很大的關系,《太陽的后裔》中宋仲基經常喝的袋裝人參,由于網劇的植入而銷量暴增1000%,宋慧喬用的口紅播放后比播放前搜索量激增11倍。
“視頻投放最大的好處,就是性價比。”劉立豐說,按照電視廣告千人成本計算方法計算,電視廣告千人成本在50?1000元,電臺廣告千人成本20―600元。網絡視頻網站的貼片廣告CPM基本在20-24之間。網絡視頻植入則便宜的多。以網絡視頻自媒體為例,一個有2000000播放量的自媒體,如果有投入20000元植入的話,CPM也只有10元。以網絡大電影為例,一個100000元的情節植入,如果電影有1億播放量的話,CPM只有1元。
最重要的是,視頻自媒體能夠場景化的演示客戶的品牌和服務,這是任何一種廣告形式都無法比擬的。由此而產生的對受眾的心理代入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他認為,由于視頻營銷的信息不對稱、缺乏標準化、視頻創業者良莠不齊、按照效果計費方式不明確等原因,視頻營銷還處于野蠻生長階段。
第四,視頻營銷還處在蠻荒階段。
劉立豐說,他創立的“劇易”視頻營銷服務平臺(www.myjuyi.com) ,就是要解決這些關鍵問題。
“我們不是廣告公司,不吃差價,我們只做視頻營銷服務;我們把視頻營銷標準化,尤其是把網絡影視劇的植入標準化;我們推出了第三方資金擔保服務,如果雙方都同意的話,我們可以保證雙方按照合同執行后才解凍資金;我們還推出了按效果計費服務,幫助廣告主實時抓取播放量,提供第三方的數據報告。”劉立豐說。(廈門網站建設文章來自百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