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公司基于自身商業模式履行社會責任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4-07
網聚“朋友圈”的力量
如果每天走路超過1萬步,就能幫助保護野生大象,你愿意嗎?2015年以來,“微信運動”平臺正網聚更多用戶、企業關注互聯網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比如社交網絡中較以往隱蔽卻更便利的象牙非法交易。
近年來,作為新興產業生力軍的互聯網企業,一方面驅動創新,讓用戶共享更多優質產品,另一方面結合自身業態,不斷推動社會責任建設人人參與。
一封寫給上海市長的信
上海市長楊雄去年曾接到一封市民來信。寫信的老人抱怨:老年人打車總不招待見。很快,這個問題就交由上海市交通委受理。老人出行難,一難就是許多年。怎么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上海市交委想到了專做網約車的滴滴公司。
有實時數據、預約平臺、司機信息,讓老年人“出行更美好”在技術上很快得到解決。上海各大醫院、市場、老年住戶較多的社區附近陸續出現了許多“滴滴車站”。老年乘客可以通過老人召車專線、在車站電子屏選取出發和到達地完成呼叫,并在這些固定站點等待接送。而這些司機將獲得一定的獎金獎勵。據悉,今年將有500個站點在上海落地。
對此,滴滴政府事務副總經理凌亢表示:“這種結合自身業務的做法更多地體現了互聯網特色,相對于傳統企業,‘互聯網+’可以更精準”。目前,滴滴還在與北京、三亞兩地政府、醫院開展合作,為老幼孕殘人群在人流密集區的出行提供幫助。
一條轉發10萬次的啟事
去年10月,深圳很多網民收到了來自QQ全城助力公眾號的緊急尋人推送:一家兩男孩結伴出門后失蹤,3天都沒找到。其實,這是騰訊調動了便于客戶投放廣告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地理信息技術。通過大數據計算,可以將走失信息推送給那些身處相關區域的網民,讓更有可能看到男孩的人行動起來。最后,這條啟事轉發超10萬次,并成功地通過3名網友提供的線索,找回了兄弟倆。
“企業可以從利潤中讓渡一部分給社會,這種共享能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實現雙贏。”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名教授認為,把社會責任與企業專長結合起來,利用市場和技術的推動作用達到共享。
在騰訊公益平臺負責人孫懿看來,要實現這種共享,“需要搭建把用戶、企業、公益組織都連接起來的網絡平臺,讓每個人感到社會責任‘與你有關、在你身邊’”。在微信捐步數活動中,只要用戶任意一天走路超過1萬步就能參與捐資兌換。5000步可兌換1元公益基金或者等額物品。你還可以看到是哪家企業代你出資捐贈。上線當晚,微信捐贈的總步數就達到了16.3億步,捐贈次數11.6萬。而兌換來的錢已經不斷流向各類精挑細選的公益組織,為貧困山區的兒童送去雞蛋、牛奶,為孤獨癥孩子搶得黃金康復期……
對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曾繁旭認為,互聯網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也提供了平臺。“過去,很多人覺得中國老百姓社會責任熱情不高。其實不是不高,而是沒有透明度高的平臺,熱情沒有得到有效釋放和匯集。這些年迅速發展的網絡平臺營造了社會責任氛圍,讓這一切有了‘眾包’的可能”。
一場電子數據的保衛戰
除了互聯網巨擘,小微企業在社會責任建設中也能引爆共鳴嗎?安存科技是一家專門從事電子數據保全的網絡科技公司。創始人徐敏向記者介紹,2008年,還是律師的他發現,很多義烏小商品企業在網上交易時發生糾紛,打印出來的網絡訂單交給法院時得不到認可。“不少法官說,無法確定是否有人對下載的證據進行了篡改。我就想,能否幫助大家保全虛擬世界里數據的‘原始面貌’呢?”
沒想到,這場數據保衛戰一打就是7年。現在,安存科技一方面與公證處、法院等司法部門合作電子證據取得的技術方案,積極參與環保部門關于污染數據的監測;另一方面,在支付寶等平臺提供商務勞務、出國留學等公證在線服務,用戶則無需來回奔波。“政府現在強調要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這就是一種嘗試。”徐敏表示。
去年10月,安存科技還發起了“荷塘小學”,全球招收了29位小微企業創始人或總經理,用3年時間,以公益模式培訓企業家精神,尤其引導他們重新認識社會責任:“互聯網+”時代,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力量。培訓前,“荷塘小學”與學員們簽訂了一個口頭協定:未來如獲成功,這些學員要幫助那些需要領路的創業者,社會責任意識也要共享。
一種商業模式內生的責任
“我們每個人都是互聯網的受益者,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更為企業社會責任模式帶來巨大改變。比如電商平臺,能讓很多人就業,本身就體現了一種社會責任。”王名表示,技術的突破要求政府、企業和社會之間跨界合作,無論大小,將各方力量打通。
阿里巴巴去年12月與中國殘聯發布“殘疾人服務地圖”,提供7類助殘機構近3萬個服務組織的地圖查詢,包括康復、教育、就業等,并為有工作能力的殘疾人開放專門的淘寶云客服崗位。對用戶來說,淘寶通過增設商家捐贈功能開展“公益寶貝”活動。每出售一件商品,商家可自行選擇是否捐贈及具體金額。這種伴隨企業發展的方式,即使很小的賣家都在做。與其說捐贈,不如說是企業經營的一種方式。于行業而言,阿里沿著社會責任內生于商業模式的思路,積極促進就業、努力建立互聯網空間的誠信體系。這種基于企業商業模式的社會責任建設,讓共享“朋友圈”越來越大。
對此,阿里巴巴企業社會責任總監顧瀟認為,阿里自誕生起,就秉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根本上也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這樣的經營理念,自然而然地內生出了現在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像淘寶農村電商,就是基于內部數據系統的外延設計,也更加有利于精準扶貧。”顧瀟認為,這可以讓小生產對接大市場,為農村注入經濟活力,改善農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