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做社交電商運營,看這篇就夠了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9-09-05

廈門網絡公司提起運營,相信很多職場的新手都是大寫的“蒙”的狀態,因為運營的工作太多了,而且運營分為很多的工種,現在的大廠,每個運營的工作都是鉚釘狀態,一個蘿卜一個坑位,如果你想打造自己不可復制的能力,成為一個APP資深運營的玩家,那么可能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這篇文章適合新手期從業運營的伙伴和對運營體系的梳理,希望能幫到職場的你。


1.運營種類有哪些?

“干一行,愛一行,一行不行,行行(hang hang) 不行”一行(hang)行,行行(hang hang ) 行 (xing)。以上金句出自抖音的某視頻,所以,想要把運營做好,你要知道屬于哪個行業,這個行業的運營有多少個種類,你做的屬于哪個細分種類,這個細分種類需要會哪些技能,這樣才能吃透這個細分的模塊。

今天我們主要解讀社交電商這個領域的APP運營,工作有哪些?那么社交電商APP的運營分為哪些模塊:

1.APP坑位的運營(商品運營)

2.用戶運營(促活 坑位產出 用戶數據)

3.APP社區運營

4.APP游戲運營

5.活動運營

可能以上的這些板塊,在頭部的大平臺都會涉及,統一歸屬到運營中心管理,你只是在某個細分的崗位,做著垂直的工作,如果你想升級為大佬,成為運營中心的leader,除了基礎的管理領導力,那么這些你要抓緊學習了。

以上的每一個板塊如果細分拆解,都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今天只做框架的拆解和基本工作的介紹,以便新手運營快速掌握框架學習技巧。


2.APP運營是做什么的?

說起定義,可能比較多,也比較啰嗦,建議可以去問百度,或者頭條,我更喜歡簡單直接,大概來講:日常包括APP流量分析,商品坑位排期,用戶行為研究,APP日常更新及內容編輯,APP大促活動及推廣,包含其他不同指標的工作。

以及收集相關社區社群用戶反饋,APP的使用效果,給予產品經理建議,優化,迭代,升級等。

APP的運營包含:

1.懂得競品APP的分析

2.行業的了解

3.自己產品的定位

4.APP運營的核心目標

5.APP用戶的針對群體

6.用戶特征

7.APP的UI場景與用戶的關系(視覺錘)


3.APP商品運營

無論是傳統電商,還是新電商,APP的運營肯定離不開商品的排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社交電商平臺的產品架構大概可以分為:開屏,首圖Banner,金剛矩陣,活動專場,今日爆款,潮牌推薦 新人特惠 秒殺場,拼團,0元購物等。


圖片參考出處來自于:云集APP

這些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當然還有秒殺場,活動專場,日常品等,那么商品運營的團隊需要根據坑位的產出數據,用戶的喜好,進行商品的選品(爆品,秒殺,活動專場等),商品的排期,商品的提報,定制選品的標準等工作。


圖片參考出處來自于:云集APP

常規商品運營組,會根據各類目的高頻次,站臺品,高毛利,高復購等多個方面搭配進行組合。如果涉及到生鮮水果,商品運營組也可以和供應鏈各類目,邀請社群運營的同事,去做商品的品鑒小組。

品鑒小組:

品鑒小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宣傳優質的商品,上架到APP做前期的體驗,哪些進行主推,哪些作為備用款,讓公司同事一起參與其中,最后商品組做決策。

延伸關于類目,匯總了一些所要做的事情,在這里一并分享:

1.垂直類目的發展規劃,商品的引入招商。

2.商品的品類的結構,引入比例的規劃。

3.運營的手段,運營的活動規劃,活動方案的策劃。

4.類目運營坑位的產出結果和數據。

5.類目商品的毛利率,利潤比。

6.類目的招商渠道,銷售渠道,品類的渠道。

7.商務BD,BD的合作渠道,合作方案,合作思路,如何對接。

8.這個熟悉的類目怎么做好,公司的發展規劃,KPI指標,目標等。

9.同時做類目要熟悉品類,精通商品,業內的產業鏈運作。


4.數據-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是社交電商APP運營核心部分之一,當然用戶是最重要的,那么用戶運營很多層面就和指標有關系,羅列了一些詳細的app運營指標,僅供參考,具體如下:

社交電商平臺用戶數據基本會看:

日活,月活,次日留存,月留存,老客召回率,日新增,月新增,同比日流失,月流失,用戶畫像,用戶特征等。

1.社交電商APP日活分析

DAU分為:當日注冊用戶,7天日活躍用戶。

流失率包括:每日流失用戶,次日流產率,三天留存率,七日留存率,月流失率分析,以及新手引導的轉化率。

2.社交電商APP用戶周活躍分析

WAU細分包括:忠實用戶連續三天登陸,回歸僵尸之用戶本周登陸上周沒登陸,新用戶之本周注冊用戶,留存新用戶之上周注冊本周內登陸用戶。

WAU(周活躍用戶)的登陸頻次細分按照次數1次/天計可以分為:輕度用戶之每周登陸1-2次,中度用戶之每周登陸3-5次,重度用戶之每周登陸6-7次等。登陸次數僅以示范,社交電商登陸此說相對非常較高。

流失率可分為:周流失率之本周登陸下周不登陸,會員流失率,各級別流失率以及流失用戶的地區原因分布分析。


忠誠度:忠誠度用戶數量之本周登陸xx次以上,消費xx次以上。忠誠流失率之本周忠誠,下周未登陸,或者下降率。轉化率之本周登陸的用戶下周轉化為忠誠用戶的占比。

MAU(月活躍用戶):除了MAU細分之外,也可分為高度活躍用戶,嘗試用戶(每月未達到高度活躍且未消費的用戶)。

用戶流失率細分為:前期流失率,自然流失率,用戶自然增長率等。一般流失率可以細分為每日流失,每月流失,周流失等,上面都有分享到。

5.數據-商品運營

我們通常以坑位的產出來定義GMV的銷量,坑位的產出指的是給你一個坑位,你能帶來多少的銷量,坑位的產出數據通常以電商的計算標準,三要素包含:點擊率,客單價,轉化率。

涉及到的方面過多,通常我們會看以下的幾個方面:

1.秒殺的產出

2.爆品的產出

3.類目的產出

4.社交電商商品的傭金比

5.最低傭金率/最高傭金率

6.同比增長/同比下降

7.類目客單價

8.大盤客單價等


6.APP的社區運營

新起的大部分的社交電商平臺基本是沒有社區功能的,那么智遠在這里建議,社交電商是基于社交+電商的模式,一定要有社區功能,線上的社區功能能夠有效的促進用戶的活躍,同時也可增加更多不同的玩法,好比小紅書的寫筆記,直播,曬照片,認證達人,帶貨等。

APP的社區運營前期搭建冷啟動在這里不多講,今天主要來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UGC產出的方向

2.用戶關注的興趣話題

3.年齡,性別,城市

4.內容產出活躍比

5.人群結構/內容點擊率

6.內容分析率

7.社區留存率/日/月等。


7APP的活動運營

活動運營是促活躍,抬GMV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活動運營的模塊有很多,基本可以分為日常活動和大促節日活動,同時有的社交電商平臺也會設定比如:會員日,美食節等。今天就羅列些常規的活動進行分享,按照用戶邏輯,主要有以下的幾個方面:

日常活動

1.新用戶專享的活動(滿減)

2.0元購的活動

3.拼團活動

4.砍一刀/集贊

5.好友接力

6.節日活動

7.今日搶/限時搶

8.預售購

大促活動

1.618 三八女神節

2.雙11 雙12

3.520 521節

其中每個節日我們都可以設定一個主題,并非要赤裸裸的過雙11,雙12,比如我們可以設定為:蝴蝶節,閨蜜節,年貨節,寵愛女人節,瘋搶節,店慶,桃花節,黑色星期五,年中大促,撒嬌節,等等。

不管大小的一個活動,背后的策劃邏輯是一樣的,整體節奏的規劃,確認銷售目標,確認具體方案,目標拆分,制定商品的招商標準,選品,確認SKU,社會化營銷,品牌的傳播,投放渠道確認,KOL引入,點擊,曝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