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金用戶數世界第一,網易金融深耕金融科技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5-30
廈門網站建設:5月26日,麥肯錫公司發布中國銀行業創新系列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2-15萬億元,占GDP的近20%。而互聯網金融用戶人數也超過5億成為世界第一。
報告指出中國互金市場參與者主要有三類,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新軍,以工行、建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革新,及以萬達、蘇寧、國美為代表的非金融核心企業跨界介入。可以看出,他們依托已有強大優勢,依靠龐大的用戶基數正快速增長,潛力進軍互聯網金融市場。
報告顯示,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及區塊鏈三大顛覆技術,將給中國銀行業帶來的沖擊愈演愈烈,若傳統銀行不能把握先機、參與新一輪創新浪潮,則很可能面臨在后互聯網時代的市場中消亡。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全球投入金融科技領域的資金高達191億美元,是2011年的近8倍。“過去5年,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個領域”,麥肯錫表示,當前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已突破2000家,而2015年4月1日前,僅有800家。“更重要的是,在強勢資本支持下,這超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顛覆傳統銀行的業務模式。”
正當其時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正專注于銀行業務的各個細分領域,其通過建立以客戶體驗為導向、以數據技術為驅動、以互聯網低成本擴張為手段的業務模式來打破隱含的壟斷局面,覆蓋被銀行忽視的客群。
目前來看,從互聯網金融2.0時代向金融科技的轉型發展或成必然趨勢之一。在國內,目前明確提出金融科技定位,最為搶眼的互聯網公司無疑是阿里、京東和網易,三者在這個領域各有特色,并且正在孵化出自己領域,依托自身產品序列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生態。在金融科技領域,螞蟻金服主要體現在了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個人征信領域等全方位領域;京東金融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個新金融生態,載體則是數據、征信和互聯網化風控,實現賬戶、風控與京東體系內外場景的連接,成為京東未來發展的重要一極。
還有另外一家低調的互聯網巨頭網易,目前在金融科技領域也開始了發力,今年3月份,網易金融事業部通過旗下的大數據實驗室,發布了國內首份《新中產理財行為分析報告》,提出了未來最具市場增長潛力的新中產人群,并引發了行業內的激烈討論。在這個方向上,網易金融事業部目前提出的定位明確為“專注于服務2億新中產人群的金融科技公司”。
金融科技對于網易而言,就是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等多個領域的互聯網技術,嫁接網易公司的渠道、技術和用戶產品矩陣優勢,實現互聯網金融業務方面的突破。正如網易金融CEO兼總裁王一棟在多個場合提到的:“互聯網金融的真諦就是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信息通信技術等科技手段把各類客戶場景化的金融需求滿足起來,進行充分評估,創新性開發并最終傳遞給用戶的過程。網易金融,其實是一個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是兩者的合體。”
據了解,網易金融目前正在通過網易理財、網易寶、網易小貸這三個基礎的、覆蓋了“財富管理、貸款和支付”的產品來奠定用戶群基礎,然后通過未來更多樣化的眾籌以及各種生活化場景嘗試來實現用戶理財與優選生活的結合。
未來,互聯網金融技術和科技模式可以接連一切可以金融化服務的場景,在中國互金用戶數成世界第一的背景下,螞蟻、京東、網易等互聯網巨頭依托金融科技目前已經站在了互聯網金融的新風口下。(廈門網站建設文章來自百度新聞)